土壤培肥工程增施的有机肥量如何判断
待解决1回答236点击
- 1楼上海市 移动访客
- 2024-01-10 14:57
土壤培肥工程增施的有机肥量如何判断:进行“测土配方”。可采用大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1、运用成分分析手段、对某一地区地块的肥力、酸碱性、微生物等情况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最终总结出该地区地块,适宜种植哪些农作物品种,或者对所种植的农作物所需的各种肥料、需要的用量,以及对肥料进行成分分析、并做含量勾兑的一种科学定论的方法。是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科学种田的有效手段。
2、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
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
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
2、最小养分律: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种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最小养分)。
3、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即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如玉米缺锌导致植株矮小而出现花白苗,水稻苗期缺锌造成僵苗,棉花缺硼使得蕾而不化。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能因为需要量少而忽略。
4、不可代替律:
作物需要的各营养元素,在作物内都有一定功效,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如缺磷不能氮代替,缺钾不能用氮、磷配合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进行补充。
5、报酬递减律: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步减少
6、因子作用律:
作物产量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限制因子的制约。
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施肥措施必须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发挥生产体系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作用,也是提高肥效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