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山丹:打造现代绿色农业“高地” 全力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2023-10-07 11:592520

金秋时节, 在山丹县清泉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红红黄黄、饱满圆润、惹人垂涎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垄垄西红柿长势喜人,饱满多汁,菜农们一起采摘、装箱,忙得不亦乐乎,尽享丰收的喜悦。

“我从4月底栽苗开始一直干到现在,从现在采摘到最后的收尾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一天能挣140块,离家里也很近,在照顾家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收入。”菜农马巧玲说。

目前,清泉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有温室大棚76座,这里种植的西红柿品种优良,口感甜、色泽艳、汁水多,维生素含量也高于普通西红柿,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山丹县聚焦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做优蔬菜产业,不断增加蔬菜品类,大力发展西蓝花、西红柿、娃娃菜、芦笋等特色蔬菜,同时依托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与市场建立合作关系,逐步建立起了产、供、销链条,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

做强种薯“芯片”做大“薯”光产业

山丹县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大力实施马铃薯产业集群项目,加快推进品种研发、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等全链条产业化,马铃薯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产业基础。

在甘肃祥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苗组培室,身穿无菌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培育和移栽马铃薯脱毒苗,精致小巧的培养皿里,种苗在固体培养机的滋养下长势正旺,切实发挥脱毒种薯增产增收效果,实现马铃薯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效同步提升的转变。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建成现代化脱毒组培扩繁中心,推广种植优质种薯,马铃薯的亩产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高。”甘肃祥和种业有限责任司董事长张学尧说,产自山丹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不仅让本地农户尝到了种植甜头,还热销全国20多个省份。

山丹县还积极与甘肃农业大学达成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位奇镇柳荫村建立河西马铃薯育种试验站,联合省农科院和培黎职业学院合作建设马铃薯现代化组培中心,组培苗生产能力从950万株提高到1500万株,原原种年生产能力从1500万粒提高到2500万粒。

近年来,山丹县充分依托资源优势,紧抓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马铃薯产业不断升级,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薯光产业”。至目前,山丹县12万亩马铃薯收获工作已接近尾声。

随着马铃薯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马铃薯的身价得到了“进阶”,农户的收入也逐年提高,脱毒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了山丹县一大特色富民产业。特别是山丹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县,极大激发了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加快了山丹县脱毒马铃薯的专业化、产业化进程,有效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精深加工”赋农增效 做足果蔬“冷文章”

近年来,随着山丹县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高原夏菜逐步成为山丹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但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和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今年山丹县建成张掖市第一条果蔬精深加工生产线,目前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完工,已经投入使用。

“去年以来,我们投资3700余万元,建成了一条蔬菜水果精深加工生产线,目前用工达到到100多人,到了生产的旺季我们每天的用工量可达到400人以上。甘肃神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巨忠说。

走进甘肃神禾农业果蔬精深加工生产厂区内,一条崭新的加工生产线缓缓运行,一筐筐的西蓝花被员工放在机器上,经过清洗、漂烫灭菌、沥水、速冻、包装等流程,一颗颗新鲜的西蓝花在不流失营养价值的情况下,被完美地“冰封”起来。

“我们主要工艺流程第一步是分拣,分拣完了之后进入无菌区进行清洗和漂烫灭菌。”甘肃神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巨忠说,这条蔬菜精深加工生产线每年可加工果蔬3万吨,主要售往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经过精深加工后的果蔬,产品附加值可提高一倍以上,每年的产值可以达到2亿元。

据了解,甘肃神禾农业果蔬精深加工项目由甘肃神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利用果蔬加工新技术对果品、蔬菜进行速冻、切丁、包装。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现已建成冷冻(藏)库、果蔬冷链加工车间、零下28℃成品冷冻库等设施。

甘肃神禾农业果蔬精深加工项目只是山丹县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丹县积极搭建农产品深加工平台,让山丹县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山丹,走向世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农业农村技术人才库: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路径
一、农业农村技术人才库的作用与意义1.1 人才储备与调配:农业农村技术人才库为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农民合作社等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储备和调配渠道。它汇聚了各类专业人才,满足了不同领域和层级的需求,为组建团队和承接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0评论2024-03-08693

农业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嘉宾杜志雄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魏建平代表(河南省新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军代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主持人:本报记者 陈晨 姚亚奇“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

0评论2024-03-08663

农业文化遗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

0评论2024-03-08667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华南农大成立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
为集中优势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月28日,华南农业大学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揭牌成立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将集聚校院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重点围绕节水抗旱稻选育、种植及推广应用等全

0评论2024-02-29413

启动“世界最大储粮计划”,印度要增20万个农业合作社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苑基荣】“今天,我们启动了世界上最大的储粮计划。根据计划,我们将在全国各地建造成千上万个粮仓。”印度总理莫迪24日发起多个重大农业倡议,表示印度将动用1.25万亿卢比(1万卢比约合870元人民币),建立7000万吨仓储设施,称印度若想

0评论2024-02-26369

广平: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应对雨雪降温天气
河北省广平县将出现龙年首次雨雪天气过程,最低气温将达-12℃,降幅达10℃,目前部分冬小麦正开始返青,为减轻降温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广平县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应对工作,保障农业生产。  县气象局提前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

0评论2024-02-18391

苏州通安现代农业园加速发展智慧农业
苏州市智慧农村、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名单近期出炉,位于苏州高新区的通安现代农业园入选2023年度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  发展智慧农业,离不开一体化的产业数据平台。通安现代农业园应用水稻全产业链管理平台,根据数据内容进行定制化开发,形成高

0评论2024-01-29384

河南发布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高风险预警
大象新闻记者王发艳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1月29日联合发布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高风险预警:预计1月31日至2月5日我省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设施农业受灾风险高,需加强防范。雪灾高风险:全省大部累计降雪量大,驻马店以北大部为雪灾高风险

0评论2024-01-29384

设施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天水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柴琪熊伟斌史源珂】天水市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引进新技术、推广新科技,积极推进设施农业项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俗话说“庄稼离不开土,鱼儿离

0评论2024-01-29372

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加快种业振兴建设种业强县
一是坚持园区引领示范。强化载体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政府+科研团队+企业”合作模式,开辟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集成创新稻麦制种、河蟹育种相关配套技术,引进国家级研发团队3个以上,创制国家级新品种6个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园区。“芯

0评论2024-01-2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