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新手养鹅指南:手把手教你养出健康活泼的小鹅

2025-09-08 14:411830

初春的乡村,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鹅叫声。看着毛茸茸的小鹅摇摇摆摆地跟在母鹅身后,不少人都会心动想养几只。但真正把小鹅带回家后,才发现这看似简单的活计里藏着不少门道。作为养鹅十年的"老把式",今天就把我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新手也能轻松养好小鹅。



一、选鹅有讲究:挑对苗子赢在起点

去年春天,邻居老张兴冲冲买了二十只小鹅,结果不到一周就死了大半。后来才发现,他买的是"星期鹅"——这种鹅苗看着活泼,其实是商贩用激素催大的,根本养不活。

选鹅苗要记住"三看一听":一看眼睛,要明亮有神,眼角无分泌物;二看肚脐,要干净平整,没有血痂或肿块;三看羽毛,要蓬松有光泽,摸起来柔软温暖;一听叫声,清脆响亮的小鹅更健康。

建议新手选择同一批孵化的小鹅,年龄相差不超过3天。我每年都会预留几只母鹅孵蛋,这样的小鹅适应能力强,成活率比市场买的高不少。



二、居住环境:打造五星级"鹅宅"

很多人以为随便找个角落就能养鹅,其实小鹅对环境要求很高。去年我专门建了个"鹅别墅":用竹篱笆围出20平米的场地,里面分成休息区、活动区和游泳区。

休息区要干燥通风,铺5厘米厚的干稻草,每隔三天更换一次。活动区保持清洁,每天清扫两次鹅粪。最关键的是游泳区,我用大塑料盆装了浅水,每天让小鹅游15分钟,既能清洁羽毛,又能促进消化。

温度控制是重中之重。1-7日龄的小鹅需要30-32℃,之后每周降2-3℃,直到降至常温。我用了个土办法:在休息区挂个60瓦的灯泡,上面盖个纸箱当"保温罩",既保暖又安全。



三、科学喂养:吃出健康好体质

小鹅的肠胃特别娇贵,喂养不当很容易出问题。刚开始我按照老经验喂剩饭,结果小鹅拉稀死了好几只。后来请教了兽医,才知道要分阶段喂养:

1-3日龄:喂碎米或玉米粉,用温水泡软后撒在塑料布上,每天喂6-8次,每次不要吃太饱。

4-10日龄:逐渐加入切碎的青菜叶,比例从1:5增加到1:2。我通常用空心菜或莴笋叶,洗净晾干后再喂。

11-20日龄:可以喂配合饲料了,但要搭配15%的青饲料。有个小窍门:把饲料和青菜剁碎拌在一起,小鹅特别爱吃。

21日龄后:开始放牧觅食,但早晚还是要补喂精料。我家鹅场边种了黑麦草,小鹅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牧草。



四、健康管理:预防胜于治疗

养鹅最怕遇到疫病。去年隔壁村爆发小鹅瘟,死了上百只小鹅。我提前做了三重防护:

疫苗接种:7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20日龄再加强一次。虽然要多花点钱,但能保平安。

定期消毒:每周用生石灰水消毒鹅舍一次,食槽水槽每天清洗。去年我尝试用艾草熏蒸,效果也不错。

观察异常:每天早上喂食时,我会留意小鹅的采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发现缩头、闭眼、拉稀的小鹅立即隔离治疗。



五、互动训练:培养温顺好性格

很多人觉得鹅凶狠,其实是因为缺乏互动。我从小鹅破壳就开始训练:

声音训练:每次喂食前吹口哨,形成条件反射。现在只要我一吹哨,鹅群就会从四面八方跑来。

抚摸互动:经常轻轻抚摸小鹅的背部和颈部,让它们习惯人类接触。我家的小鹅现在见人就凑过来,特别亲人。

放牧训练:20日龄后开始训练跟随,手里拿根小竹竿,边走边发出特定声音。现在我的鹅群已经能跟着我走遍整个村子。

养鹅不仅是门技术活,更是一份需要耐心的责任。看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小鹅长成健壮的大鹅,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助更多新手少走弯路,让更多人体验到养鹅的乐趣。记住,只要用心对待,每只小鹅都能成为你最好的伙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宝藏稻田”开启绿色农业新“稻”路
“宝藏稻田”开启绿色农业新“稻”路

0评论2025-09-08160

筑牢“三农”根基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分析研判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把握当前我市三农工作特征,安排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锚定农业强

0评论2024-01-08485

金洞:农技人员争当土壤“三普”“六大员”
近日,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凤凰乡种田大户邓冬元的田地里迎了一群“不速之客”,询问、勘查、取土、拍照……一系列操作让他兴奋不已、受益匪浅,原来是区农业局组队到田间地头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指导科学种田。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简称“三普”)是我国开

0评论2023-12-26490

最高亩产813.58公斤!这个江苏省示范基地以新品种新技术引领粮食增产增效
基地主任刘永锋研究员表示,基地利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穗期重大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以上,对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效达85%以上,优于化学药剂。生物农药进行拌种处理后,水稻恶苗病防控效果达85%。此外,依托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每年

0评论2023-11-22496

农技专家来支招 甘薯种植有底气
淮安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导致部分甘薯田块积水、光照不足,影响产量与品质。目前,甘薯早栽品种正处于结薯膨大期,需加强田间管理,降低雷雨季节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技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甘薯丰收。及时排水降墒。及时疏通田头沟系,确保沟渠畅通,减少

0评论2023-07-14432

农技人员“揭榜挂帅” 田间地头大显身手
说到中药材天麻,农艺师唐成林的眼睛就发亮。他的电脑里存了大量的天麻资料,有的讲述贵州天麻的“前世今生”,有的是向农技人员做技术培训的课件。贵州省是天麻的道地产区,近年来天麻种植几乎遍布贵州全省,但产量、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种植户和农技

0评论2023-07-14433

黄桥镇:农技人员把脉支招 做好雨后田间管理
 日前,在黄桥现代农业园春荣家庭农场,30亩黄豆田的垄沟里还残存着积水。农技人员指导种植户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压降损失。  “根系已经发黄,抓紧时间施点叶面肥,施两到三遍,增强它的抗性,看看能不能抢救过来。”王先龙在黄桥现代农业园种植

0评论2023-07-1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