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乡村振兴首页 频道列表

以乡村社会实践推进乡村美育

2023-09-06 14:252140

发展乡村美育,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承担着为乡村青少年儿童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关系到乡村青少年儿童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但在乡村美育中,一些观点往往将美育狭隘地理解为艺术教育,将其局限在学校甚至课堂教学有限的空间内,甚至习惯于用“阳春白雪”的文艺眼光审视乡村生活实践,认为乡村和乡村学校缺乏美育师资、课程资源等。凡此种种,事实上割裂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生活本质的内在联系。加强乡村美育,应着力加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乡村社会实践。

  以乡村社会实践推进乡村美育,要树立乡村社会“美的自信”。乡村社会美的存在是发展乡村美育的前提,是培育乡村青少年儿童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源泉。历史地看,乡村社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也曾历史性地代表过当时人类的先进水平。但时至今日,这些发源于乡土社会的美的历史形态,已难以跟上社会生产水平和审美需求,但其中蕴含的“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即美的本质,却是永恒的。现实地看,乡村社会的土地依赖、自然风貌、生态景观及其情感伦理,不仅在个体意义上有着涵养心性、体味人生的教育意义,更有超越个人的实现物我、人己、天人和谐共处的美育价值。推进乡村美育,就是要让存在于乡村社会的美的自然形态、历史形态、伦理形态与现代生存、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树立乡村社会美的自信。

  以乡村社会实践推进乡村美育,要强化乡村社会“美的表达”。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美的感受,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美的本质,也因为其特定的感性形式。平心而论,乡村社会不缺少美,但那些存在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地方性的成果、技艺,往往因为感性形式的缺乏而显得凋敝,遮蔽了其美的本质的显现。为此,推进乡村美育,既需要目光向内,又需要视野向外,即向内寻求富有地方性的美的各种形态,向外寻求通识性、普遍化的表达形式,在“普遍”与“地方”的双向沟通中,以在地化的方式构建乡村美育空间,加强乡村社会美的表达。

  以乡村社会实践推进乡村美育,要培育乡村社会“美的主体”。人是美的创造者,也是按美的规律实践着的历史主体。乡村社会“美的主体”的培育,既是乡村美育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乡村美育发展的主体力量构成。应该承认的是,相对于“美育”更具体的艺术教育,确实有益于青少年儿童通过“艺”的形式,通达“美”的本质,即在“游于艺”中通达“道”。但必须要看到的是,一旦“艺”脱离了乡村生活、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艺”就会成为空洞抽象的知识、技巧,无益于“美的主体”的自我觉醒。培育乡村社会“美的主体”,正是要突出青少年儿童在乡村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其在乡村社会实践中的主动意识、创造能力与情感认同。近年来,劳动教育在育德、育美、育智、育体中的重要价值的显现,恰恰说明了只有当青少年儿童成为自觉能动的社会实践主体,其德、体、智、美诸方面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乡村振兴要保护与发展乡村文化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文明根脉所系,乡村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厚植,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

0评论2024-03-01422

以乡土文化资源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不仅起到了“孕育者”的作用,还发挥了“守护者”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

0评论2024-03-01425

推动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当前,我国荒漠化、沙

0评论2024-03-01411

我国盐碱地渔业水产养殖有何进展?
据了解,我国有14.87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盐碱水域,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同时部分地区由于灌排不当,导致土壤次生盐

0评论2023-12-28430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 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头在乡村,主体是乡村文化,载体是数百万个自然村落。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化人”。所谓“人化”,即人

0评论2023-12-28433

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乡村文化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

0评论2023-12-28449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民族要复

0评论2023-12-2843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

0评论2023-11-09408

从民宿发展看乡村振兴
一个别致院落的诞生,是沙石草木的创意组合,更体现设计经营者的匠心独运;一片民宿集群的生长,是文化资源的重新激活,更展现乡

0评论2023-11-09445

让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有着丰

0评论2023-11-0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