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乡村振兴首页 频道列表

发力乡村产业 促3000万脱贫人口就业

2023-09-06 14:293010

实现脱贫地区人口就业不仅事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更是确保贫困地区彻底与贫困绝缘的必要条件。

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表示,2022年,将确保年度全国脱贫人口就业规模高于3000万人,力争比2021年有所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达到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占比达到67.9%,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力乡村产业促3000万脱贫人口就业

2022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无疑面临着巨大挑战,而想要确保目标达成显然需要国家层面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与帮扶。

据记者了解,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确定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产业就业帮扶等措施。国家乡村振兴局也明确指出,“2022年,新增超3000万个脱贫人口就业的岗位,大部分将由乡村产业支撑和吸纳。”

显然,这也埋下了产业帮扶的伏笔,而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显然是促进脱贫人口就业的关键所在。各地积极多措并举发展乡村产业,走上一条以产业促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也已势在必行。

而在产业连着就业的基本逻辑下,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源源不断地推动着乡村产业助力乡村就业。据国家乡村振兴局介绍,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乡村产业的比例已达到50%,2022年还将继续提高,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也在发力乡村产业上跃跃欲试。比如数字技术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的数字化转型。2022年,各大平台也在加速布局乡村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促进稳定增收。

当然,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带动下,发力乡村产业的各路资本带来的好处绝非仅仅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广大的乡村市场也是内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期。

“乡村振兴战略会吸引很多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进入,其中不仅包括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也会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事关乡村发展的硬件设施上有所呈现。”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角度看,确保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实现就业是确保不再返贫的根本性举措。他认为,在一系列税收优惠、社会保障、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呈现积极返乡创业就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喜人景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期,读者纷纷来信,讲述粮食生

0评论2024-03-01418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期,读者纷纷来信,讲述粮食生

0评论2024-03-01431

稻飞虱呈加重发生态势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加强防控
 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监测,受季风气候影响,7月中下旬以来,境外虫源迁入量增加,稻飞虱在西南、华南及江南稻区虫量显

0评论2024-03-01465

曲延春:扎实推进乡村数字文化建设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成为新时代

0评论2024-03-01407

贵州省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绘就“数字乡村”美丽新图景
数字赋能,乡村更美好。我省抢抓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机遇,以试点县为引领,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覆盖乡村,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0评论2024-03-01441

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力有效推

0评论2024-03-01424

广东韶关探索“强镇富村公司”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韶关全域推开“强镇富村公司”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运营、积极盘活镇村资源资产,促进镇村和群众增收致

0评论2024-03-01424

山东菏泽:牡丹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以花为媒,以花兴城。山东菏泽立足牡丹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美丽蝶变”,逐步探索出

0评论2024-03-01299

专家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7号),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拉开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

0评论2024-03-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