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乡村振兴首页 频道列表

各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经验及启示

2023-09-26 15:574780

   一、确定“一张蓝图”: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振兴乡村文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才能使乡村文化振兴走在科学的路子上,事半功倍。从区域整体出发,做好乡村文化振兴顶层设计,尤为重要。


    为扎实有效推动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2018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该省乡村文化振兴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这一目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铸魂强农、文化惠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时代文明传习、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人才培育等六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文化发展、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全省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山东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谋划抓得深、抓得准。在下一步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宁波应加强乡村文化振兴谋划设计,突出问题导向,找准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的着力点。首先应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揽,推动形成乡村文化共同体,同时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补齐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短板,在硬件上要加快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在软件上要增加乡村文化活动供给,让农民更加便利地享受文化服务。


    二、留住“一片乡愁”:传承创新乡土文化


    留住乡愁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振兴乡村文化,首先就要保护传承活态的乡村传统文化。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底蕴厚重,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景宁县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传承创新乡土文化,厚植乡村文化优势。一是挖掘与弘扬并举,善于发现和整合具有景宁民族特色的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深耕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弘扬为目的推动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二是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普查力度,强化文物保护责任,促进对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生态资源的整体保护。同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民族文化和优秀历史文化真正成为支撑景宁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三是活化与传承并行,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注重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将畲族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鱼灯等民俗体验及畲乡农耕文化体验等融入其中,使传统文化活起来。四是在传承中创新,引导当地村民对祠堂等进行改造与提升,将其改造成书院、学堂、文化礼堂或非遗传习所等,使之成为文化教育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景宁县在传承创新乡土文化方面的做法,启示我们要聚焦留住乡愁,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保护传统历史村落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好村庄原有的山水格局、生态基底、历史肌理与聚落形态,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乡村景观格局,留住乡亲、乡情和乡愁。继续实施甬派民居建设,实现保护传承传统乡土文化与乡村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三、打造“一支队伍”:培育新时代新乡贤


    振兴乡村文化,需要激活乡村文化的内生力量。新乡贤无疑是振兴乡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江苏省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是吸引乡贤回归。针对乡村人才外流的现状,明确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许多“不在场”的乡贤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回馈家乡,支持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通过强化乡贤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乡村精英回流乡村,生活在乡村的能人才会安心于乡土,真正关心乡村公共事务,参与乡村治理。二是加强政策激励,鼓励、表彰在外乡贤落地生根,积极参与乡村建设。鼓励乡贤资源较丰富、乡村人才流出较多的地方,开展乡贤回归试点示范,梳理摸清乡贤回归意愿,完善政策措施,做好对接服务,把现代乡贤引回来。三是提炼培育“新乡贤精神”。通过乡贤馆、乡贤长廊、乡贤榜、文化墙等载体,全面展示历代名士名贤、革命先烈、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在外贤达人士以及农村优秀基层干部、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将乡贤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乡贤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以碑刻、雕塑、楹联等形式弘扬乡贤文化。四是开展“新乡贤”宣传活动。在新闻媒体推出“弘扬乡贤文化”专题专栏专版讲述乡贤故事,同时开设相关微信公众号等,拓展乡贤文化传播平台。


    江苏省在培育新时代新乡贤方面的做法,为宁波聚焦新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正能量提供了实践范式。在推进宁波新乡贤文化建设中,需要从政府到社会到民间,在观念上大力倡导培育乡贤文化的自觉性;需要大力鼓励、表彰新乡贤以不同方式参加家乡建设,如鼓励他们回乡投资,表彰他们捐赠等善举,积极宣传直接回乡参加乡村建设的乡贤事迹;需要积极开展新乡贤培育工程,建设乡贤展示平台,打造乡贤文化传播阵地,开展“新乡贤”主题宣传活动,提炼“新乡贤精神”。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乡村振兴要保护与发展乡村文化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文明根脉所系,乡村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厚植,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

0评论2024-03-01422

以乡土文化资源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不仅起到了“孕育者”的作用,还发挥了“守护者”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

0评论2024-03-01425

推动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当前,我国荒漠化、沙

0评论2024-03-01411

我国盐碱地渔业水产养殖有何进展?
据了解,我国有14.87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盐碱水域,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同时部分地区由于灌排不当,导致土壤次生盐

0评论2023-12-28430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 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头在乡村,主体是乡村文化,载体是数百万个自然村落。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化人”。所谓“人化”,即人

0评论2023-12-28433

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乡村文化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

0评论2023-12-28449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民族要复

0评论2023-12-2843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

0评论2023-11-09408

从民宿发展看乡村振兴
一个别致院落的诞生,是沙石草木的创意组合,更体现设计经营者的匠心独运;一片民宿集群的生长,是文化资源的重新激活,更展现乡

0评论2023-11-09445

让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有着丰

0评论2023-11-0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