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乡村振兴首页 频道列表

传承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26 15:584870

多年来,省政协委员卫红宇一直为民俗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奔走。让民俗文化焕发时代活力,树立特色品牌,绣出大“钱”景,带动岱岳镇移民新村的农民增收,始终是卫红宇心头的牵挂。


岱岳镇移民新村位于山阴县城东3公里处,建成于2005年,共有633户2500多人。这个村有点儿特殊,绝大多数村民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贫困村,并且村里没有一亩土地。如何让村民安居乐业?卫红宇努力求解。


2012年3月,卫红宇带领姐妹们办起了众福缘手工加工专业合作社,以手工编织为主,主营丝带绣、串珠、玉米皮编织、中国结以及苦豆豆香包等产品,引领姐妹们开启了一条用自己巧手绣出的致富路。


一路走来,她培养出3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2名手工技能老师。这些姐妹从灶台边转到了讲台上,深入全县各地农村,手把手传授手工技能。合作社还吸纳了18名残疾人,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卫红宇组织成立了道德讲堂,让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邻居的事迹传遍了全村,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轮子”并驾齐驱。


“振兴乡村,文化先行。乡村振兴战略正焕发出广袤乡村的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此次参会,卫红宇带来了一份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希望把民俗文化产业打造成服务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她表示,优秀民俗文化能够凝聚民心、教化人心,是情感的纽带,能够增进乡土生活的幸福感。同时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乡村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观光农业、现代农庄和特色小镇等,使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使乡村成为宜业宜居的新家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乡村振兴要保护与发展乡村文化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文明根脉所系,乡村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厚植,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

0评论2024-03-01422

以乡土文化资源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不仅起到了“孕育者”的作用,还发挥了“守护者”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

0评论2024-03-01425

推动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当前,我国荒漠化、沙

0评论2024-03-01411

我国盐碱地渔业水产养殖有何进展?
据了解,我国有14.87亿亩盐碱地和6.9亿亩盐碱水域,广泛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同时部分地区由于灌排不当,导致土壤次生盐

0评论2023-12-28430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 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头在乡村,主体是乡村文化,载体是数百万个自然村落。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化人”。所谓“人化”,即人

0评论2023-12-28433

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乡村文化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

0评论2023-12-28449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民族要复

0评论2023-12-2843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

0评论2023-11-09408

从民宿发展看乡村振兴
一个别致院落的诞生,是沙石草木的创意组合,更体现设计经营者的匠心独运;一片民宿集群的生长,是文化资源的重新激活,更展现乡

0评论2023-11-09445

让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有着丰

0评论2023-11-0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