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黑龙江:农业增效有“路” 农民增收有“方”

2023-06-05 18:152360

科技赋能农业增效 希望田野“焕发”新活力

近日,在抚远市海青镇永富村垦地合作示范田里,由北大荒集团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调派的多辆气吸式精量点播机正在进行大豆播种作业。“像这种精量点播机集中作业的场面在我们当地比较少见,作业效率直接翻倍了。”村民们赞不绝口。

“通过农场技术人员指导和机械的帮助,使我的地起上了一米三的大垄,大垄的好处是抗旱抗涝、提高地温,播种的标准也提高了,相信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今年播种的同时,农场的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播种的深度、密度、施肥量等数据进行查验,严把播种质量关,这种专业、细致的服务让种植户姜立志十分放心。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不断扩大垦地合作领域,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实现零散土地连片、农民减负、降本增收的目的,以点带面,充分运用北大荒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种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

水稻种植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智慧”用水和科学灌溉。

连日来,随着北大荒集团江滨分公司29.19万亩水稻插秧工作的结束,水稻生产已经进入田间管理阶段,由江水灌溉的水田已经开始孕育丰收的果实。滚滚黑龙江水,带着丰富的矿物质、有机质一路奔流而来,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与地下水灌溉相比,江水无污染、水质好,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增强作物防病抗病能力,不仅能让水稻生长“喝得饱”更能“喝得好”。

近年来,江滨分公司依托江萝灌区及田间配套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叫响了“滨江得稻”等系列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品牌。为了保证灌区灌溉达效,江滨分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最大限度扩大灌溉面积,确保灌区覆盖的21余万亩农田“喝”上江水。据悉,用江水灌溉的水稻可促进早熟5天到7天,亩增产60斤到100斤,江水入田收获的水稻籽粒更加饱满,加工出的大米晶莹剔透,粒粒香浓。2022年,江水浇灌的水稻每公斤在市场上要比“井水稻”价高0.4元。好吃的江水大米为江滨农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滨香源”优质米品牌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

用好特色产业“金钥匙” 打开农民致富“幸福门”

农民增收开新路,乡村振兴添活力。发展产业,是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在黑河市孙吴县腰屯乡,一穗小小玉米“结”出了致富路上的“大产业”。近年来,孙吴县腰屯乡大力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引进了山沐优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种植450余亩鲜食玉米,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结合日生产成品玉米3万穗的加工车间,成功打造了鲜食玉米加工基地,年产鲜食玉米突破100万穗。

鲜食玉米突出的就是一个“鲜”字,腰屯乡如何以“鲜”引领,实现农民致富与拓宽市场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腰屯乡将采收的玉米在4个小时之内进行脱皮、清洗、包装、灭菌,经过多道工序和严格的质检装箱销售。鲜食玉米生产加工时间紧、用工量大,不仅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还让周边村屯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增收,辐射周边村屯务工岗位110余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带动脱贫人口30余人,人均分红700余元,促进农户共同增收。今年,腰屯乡将持续扩大种植面积,将种植鲜食玉米750余亩,较去年增长300余亩,并依托电商直播间等平台大力宣传,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着力拓宽销售渠道。目前,产品畅销海南、江苏、山东、大连等全国各地,实销收入350余万元,实现错季上市溢价增值,产销两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生产车间还是果蔬大棚,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产业在乡村“拔节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近日,在密山市和平乡新建村蔬菜生产大棚内,一眼望去满目绿色,一根根黄瓜、一串串柿子挂满藤蔓,豆角、茄子、辣椒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和工人们抢抓时节,忙着采摘上市,这些新鲜蔬菜将会立即被分拣、包装、装车,发往各大市场。

“我们种植的蔬菜品种有西红柿、辣椒等,种类非常丰富,都已经陆续上市了,这些蔬菜不仅在鸡西地区很受欢迎,还在七台河、宝清等地销售火爆。”新建村种植户刘少刚说,他种植的蔬菜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在周边各地也广受欢迎。

大量本地蔬菜陆续上市,为市民的餐桌提供了更多选择。近年来,密山市和平乡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等方式,引导农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品牌,产品销往上海、南京、连云港等地,部分蔬菜还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目前,棚室蔬菜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好抓手。

护好黑土地、守好饭碗田 让“大粮仓”更丰实

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广阔的水稻田、玉米带、大豆地,油汪汪的黑土与嫩绿色秧苗连成一片,预示着丰收的景象。

黑龙江地处东北黑土地核心区,现有耕地2.579亿亩,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管控与修复并重、保护与利用统筹、用地与养地结合,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三位一体硬措施,切实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守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命根子”。

“随着化肥、农药用量不断降低,让这片黑土地‘绿下去’,让黑土重新‘净起来’!”近日,在北大荒集团双鸭山农场有限公司的田间地头,农场副总经理翟世华介绍说,近年来,随着黑土地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防控技术、航化植保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出现,化肥、农药用量逐渐减少。

“只种地、不养地”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处理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既需要政策拉动,也需要科技支撑。

为了让黑土地持续“绿下去”,今年双鸭山农场继续开展格田化改造工作,改造面积0.29万亩,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全面积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6.07万亩。

用秸秆给土壤做“棉被”,使黑土耕层“厚”起来,这是北大荒集团双鸭山农场有限公司保护好黑土地的一副“良方”。双鸭山农场实施机械翻埋、碎混、覆盖等方式秸秆还田,水田秸秆还田面积1.44万亩,旱田秸秆翻埋面积15万亩,深松碎混还田面积5万亩。秸秆还田90%以上,免耕离田10%,实现秸秆综合利用100%,减少了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优势。

在山河农场有限公司,则是通过秸秆打捆回填侵蚀沟,缝补黑土的“伤口”。“打好捆的秸秆,我们用车拉到冲刷沟里,用机械进行压实,最后上面用推土机填上一层土,最终这块土地就恢复了原来完整的面貌。”山河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主任范江涛说,山河农场冲刷沟有40多条,今年秋天计划修复5条,恢复土地面积11公顷,防止水土再次流失,确保黑土地的完整,让黑土地焕发新生机。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黑土地上,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百姓生活蒸蒸日上,黑龙江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布技术指导意见 保障设施农业生产安全
近期,北京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设施农业生产已进入夏季生产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加强设施农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特发布技术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

0评论2024-02-20374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把握风险减量“五字诀”
现阶段,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在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面前仍扮演着“被动赔付”的压力承载方,而非“主动防控”的风险管理者角色,亟待转变理念。要认识到风险减量是未来保险公司战略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把握好风险减量“五字诀”,这是打好农业保

0评论2024-02-19382

农业农村部: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与质量挂钩政策
中国网2月19日讯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统筹抓好棉糖胶生产。调优棉花。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与质量挂钩政策。稳

0评论2024-02-19404

农业农村部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以

0评论2024-02-19384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设施农业受灾风险高,需加强防范。 雪灾高风险:全省大部累计降雪量大,驻马店以北大部为雪灾高风险区,易造成设施受损,同时影响棚内光照。 低温灾害高风险:除信阳地区外,全省大部日光温室低温灾害风险高,易造成作物生长缓慢

0评论2024-01-29393

农业股直线拉升,秋乐种业涨超10%
钛媒体App 7月7日消息,秋乐种业涨超10%,农发种业、神农科技涨超5%,敦煌种业、荃银高科、万向德农、登海种业等跟涨。消息面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全球大米价格指数显示,由于天气因素,全球大米价格已经徘徊在11年来的高点附近。

0评论2024-01-28373

东台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入选省级基地名单
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坚持强村富民初心、市场经营方向、多元发展路径,构建农业项目投资、现代农场经营、农田水利建设、供水管网运营、校餐厨房供应、柏纳酒店运营、大粮仓品牌推广、东耀扶贫产品营销、土地交易平台运营、镇级国企管理等十大运营板块,

0评论2024-01-28401

“互联网+现代农业”跑出致富“加速度”
连日来,宝坻区王卜庄镇的肉牛养殖户们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基地+农户+公司+互联网平台”的产销一体化合作模式,王卜庄镇的300户农民2023年户均增收5000元。“1月初,牛肉的销售量大幅增加,我们都没歇,全力以赴为公司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走进王卜庄镇内一

0评论2024-01-12387

南盛街道: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化州市南盛街道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将“百千万工程”与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一并统筹谋划推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施“一村一品”在强村富民上下功夫。以“农民增收、产业增产、集体增效”为目标,依托辖区

0评论2024-01-12374

来安县张山镇:林下养殖土鸡鸣 唱出农业致富歌
“咯咯咯,咯咯咯咯……”桃林里,一只只毛色均匀、体态匀称的土鸡或悠闲散步或聚众叫唤或相互挑逗,个个精神饱满。今年以来,来安县张山镇镇党委统筹谋划产业布局、特色养殖、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通过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

0评论2024-01-1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