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政策解读】继续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工作

2023-04-27 15:544250


关于做好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为更好发挥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探索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整体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3年继续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01

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统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政策任务资金,紧扣稳产保供重点任务,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集聚要素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在对以前年度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延续支持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支持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推动乡村产业布局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示范引领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02

申报条件

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内容和申报条件要求,总体上继续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9号)执行。同时,要进一步突出“抓主抓重”、“联农带农”:一是重点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聚焦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花生、牛羊、生猪、淡水养殖、天然橡胶、棉花、食糖、乳制品、种业、设施农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简称“重点品种”),适当兼顾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二是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项目申报区域应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同时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规划以及本省份农产品发展规划布局,把握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提高项目布局的前瞻性、科学性和耦合性。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挥平台集聚效应,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四是统筹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注重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市场品牌销售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细化实化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的具体举措,统筹产业增效、就近就业和农民增收,把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03

资金支持

对批准创建或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中央财政分年分类给予奖补支持。

(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资金主要支持规模种养、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培育、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

(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规模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和物流设施设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等建设,市场品牌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壮大等方面。支持的项目区域要合理确定在集群中的功能定位,促进各功能区合理布局、有效衔接,防止“小而全”或“各自为战”。

(三)农业产业强镇。奖补资金主要支持主导产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提升种养基地、加工物流等设施装备水平,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

各地可结合实际创新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折股量化、收益分红等方式让农民直接受益,切实发挥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带动农民增收作用。积极创新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不得“撒胡椒面”,不得搞平均分配;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市政道路、农村公路,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列支管理费和项目咨询、论证评审费,原则上不得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发展休闲农业;对挤占挪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一经发现,以后年度不再安排资金支持,并予以通报。

04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建立由分管省领导亲自抓,省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做好项目申报和建设管理,并做好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中长期规划和项目库建设。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相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计划财务、发展规划、乡村产业及相关行业处室联合组成项目推进组,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工作统筹。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立足优势资源,优化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布局,并逐步推动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所在县(市、区)相衔接。要依据申报指标统筹设计,明确主导产业、建设布局和投资安排,重点对申报条件、规划布局、建设内容、联农带农、投入政策、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形成项目整体申报方案。要结合相关审计报告及舆情风险等问题,开展政策性合规性评估。经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党组会或常务会研究并报省级政府审定同意后,联合省级财政部门统一行文上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并同步做好竞争性项目答辩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按时报送材料。各省份应于2023年3月27日前报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材料(分别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各1套,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乡村产业发展司各2套,并附电子文档光盘),超期不予受理。项目实施方案原则上应由各省份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自主编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广西全面启动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3月4日广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启动会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平南县召开。会上,广西宣布全面启动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并部署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助力农业强区

0评论2024-03-05668

提升打造100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园区
3月5日讯开局关乎全局,起势影响成势。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抓落实,振奋精神求突破的信心和决心。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以实施“双百双千”工程为抓手,以融

0评论2024-03-05497

“神农设施”开建!农业领域再添国之重器
近日,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神农设施”)项目在湖北武汉启动建设,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农业领域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效果图“神农设施”将通过自主创新,建成国际最大规模、最高通量、最精准的作物表型组鉴定设施,具备每年50万~100

0评论2024-02-29478

“十百千万”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记者2月23日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获悉,“十百千万”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十百千万”工程旨在培养优秀农业科学家及企业家,为推进涉农校企合作和农业成果转化提供新

0评论2024-02-26486

农业农村部:努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三农”工作如何不折不扣地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日前,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人民日报等媒体

0评论2024-02-26377

从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看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要求
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新时代以来第12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回顾新时代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

0评论2024-02-18415

金融活水滴灌“三农” 阳光财险守护热土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多年来,阳光财险积极践行保险企业责任,厚植保险情怀,持续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的金融保险服务为建设农业强国、服务乡村振兴贡献积极力量。“保”粮食安全 稳“中国饭碗”粮食

0评论2024-02-18379

征信赋能乡村振兴,谱写三农新篇章
在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农业银行大连分行以“征信+金融+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创新三农领域征信促融资、助发展新路径。实施农村信用体系提升工程以来,强化金融、征信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并通过“信用村创建、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数字乡村

0评论2024-01-18386

聚焦服务“三农” 把“问题清单”变“满意清单”
冬油菜出现冻害怎么办,马铃薯病虫害如何检测……这些农牧民生产生活关心的话题,正是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关注的问题。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锚定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服务“三农”主题,并通过一系列实招,将一项项列有“群

0评论2024-01-18393

聚焦大湾区建设、“三农”等领域,民革广东省委会今年提交50件提案
1月17日上午,民革广东省委会2024年提案情况介绍会在广东省民主大楼召开。民革省委会副主委,省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熊水龙介绍了相关情况。熊水龙指出,在2023年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省民革提交了集体提案45件,很多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

0评论2024-01-18374